索引号 | 001008003015060/2023-00021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温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
成文日期 | 2023-04-0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温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2023年工作要点 | ||||
|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好省社“九代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对供销社工作要求,加快推进新时期供销社改革发展,现将市供销社2023年工作要点安排如下。 1.“三位一体”改革实施县建设。抓好瑞安省级“三位一体”改革实施县建设工作,年内新增1个省级改革实施县,培育2-3家市级改革实施县。落实好省社关于“三位一体”改革实施县20项工作指标,加快构建以服务一体化为核心的改革推进机制,统一建设数字化融合“三位一体”为农服务中心,构建县域范围内政府部门服务、市场化服务、社会化服务多跨协同的为农服务整体解决方案。 2.社有资产管理。加强社有资本规范管理,健全完善市本级及县级社社资委运行机制,督促县级社出台社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等相关社有资产管理规范化制度,切实履行对社有企业和社有资产重大事项的研究论证和前置审核职责。规范供销社合作发展基金使用和管理。 3.社有企业改造提升。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建设为重点,加快社有企业创新转型发展。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完成市供销集团治理机制和管理制度建设,指导全市系统3家单位开展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创建试点工作。 4.社有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社有经济发展项目的开发建设,提高社有经济发展含金量。提升开放办社和统计工作质量,强化向科学统计要效益意识。全系统实现经营总收入180亿元,利润总额6700万元,所有者权益7.76亿元。 5.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具备耕、种、管、收、加等全产业链服务带动能力的农事服务中心,全年新建农事服务中心3-4家。严格按照省市农事服务中心管理办法,指导全市系统建成市级农事服务中心4-5家,争创省级农事服务中心2-3家。 6.农业社会化服务。指导系统开展和承接土地托管、育种供苗、代耕代种、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服务,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全市累计提供社会化服务规模85万亩次以上。抓好新型庄稼医院服务一体化建设。依托“中农在线”庄稼医院,年内完成入驻会员1500人,入驻专家50位,诊疗服务600次,e农贷销售额1600万元,土壤检测量100次。 7.流通服务体系建设。联动商务、邮政等部门共建体系,指导县级社整合经营服务网点打造城乡流通服务体系,努力构建以骨干企业为支撑、县城为枢纽、乡镇为节点、村级为终端的三级县域流通服务网络。指导有条件的县级社、基层社盘活资产建设农批农贸市场,积极参与全省农产品冷链物流骨干网络建设。力争全市系统商品销售额100亿元,农产品销售额突破80亿元。 8.“瓯越鲜风”品牌建设。协同市农业农村局做好品牌的运营管理工作,高质量完成现有服务采购项目的履约指导工作。 9.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现代农资经营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进现代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建设。聚焦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力做好农资储备、调运、供应工作,扎实推进“肥药两制”改革和“配方肥替代平衡肥行动”。落实化肥储备任务,启动2024年市本级化肥储备招投标工作,确保11月上旬完成新一轮储备化肥完成入库。市本级落实化肥储备3630吨,指导各县(市、区)落实化肥储备10870吨。 10.农信担保服务。推进市农信担保公司增资扩容,争取成为政策性融资担保主体。推动市农信担保公司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加大涉农信贷产品开发创新力度;大力优化内部风险防控制度,确保合规、稳健经营。全年争取在保额达3亿元,担保户数1200户。指导各县(市、区)社做好农信担保精准服务,切实帮扶小农户解决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11.基层组织“赋能强基”工程。提升基层农合联服务能力,开展乡镇农合联服务实体化建设和产业农合联星级创建。分类推进基层社改造提升,指导各县(市、区)社盘活、整合基层社资产资源打造经营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加工、仓储、流通、冷链等服务。全市打造省级示范基层农合联1家以上、省级示范样板基层供销社2-3家。 12.基层财务资产委托管理。全面推广全市基层社财务集中核算现场会经验做法,以省社“五个一”标准督导各县级社落实基层社资产财务委托代管工作。力争全市系统基层社资产财务委托代理率达90%。 13.共同富裕项目建设。推广瓯海强村公司等典型经验,与村经济合作社、农民合作社、涉农主体联合组建强村富农联合体,开展乡村产业项目运营,促进产业助农。推动全市系统结合山海协作、对口帮扶、供富大篷车开展消费帮扶,组织开展农展会、农产品进社区等活动,带动山区农产品优质优价销售。探索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打造一批“共富工坊”“共富菜园”“共富直播间”等。 14.“供富大篷车”服务。聚焦特色产业和城乡需求,与农贸市场、商超、配送企业等主体对接,联动山海协作项目,形成“产、供、销”一体的服务模式。实现服务覆盖50个以上偏远乡镇、10万余名山区群众;完成平价日用消费品下乡交易额1320万元,带动农产品销售2600万元,提供放心农资进村8000吨。争创省级“供富大篷车”示范县1个以上。 15.系统内外联合合作。积极参与和推动省、市、县三级合作,争取省社及其下属企业的政策、资源和项目支持,带动我市系统为农服务能力和社属企业经营能力提升。开展全市系统跨层级跨区域合作联合,打造农村产权服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一批精品合作项目。加强与国有企业、行业龙头、农业新型主体合作,挖掘经济增长点,放大社有资本功能。 16.监事会建设。健全监事会工作机构,建立健全履行监督的目标、工作、政策和保障“四个体系”。认真履行对理事会执行章程和代表大会决议、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完成党委政府交代的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加强对社有企业贯彻落实供销社重大决策部署和改革发展情况的监督检查。根据省社监事会部署,适时开展对供销合作发展基金的建立和使用、供销社培育壮大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情况的专项监督。 17.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干部信息数据库建设,为市社党委选人用人决策提供支持。充分利用温州市供销人才培养学院开展人才培训,培养高素质的供销人才队伍。 18.信息宣传工作。积极向上级单位和新闻媒体报送信息和宣传稿件,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反映全市系统扎实做好为农服务、持续深化农村“三位一体”改革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成效。及时向上级反映供销社系统、农业农村领域面临的困难问题和需求呼声,争取领导关注,推动问题解决。争取信息宣传工作进入全省系统优秀。 19.维护安全稳定。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强化网络安全和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做好重点信访案件的化解稳控工作。开展机关工作人员保密宣传教育,推进912信息化工程。 20.机关党建工作。加强政治建设和理论武装。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精心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开展“四化”和“五星双强”党支部建设。推进“双建争先”工程,努力争创“模范机关”,力争“清廉机关”晋位升级。扎实完成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双报到双服务双评议”工作任务。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市社党委中心工作,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开展“走基层大调研提质效”活动,深化“牵手帮共富”行动。强化机关纪委监督执纪,开展纠治“四风” 、机关效能督查行动,畅通责任传导链条,全过程检视机关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层层落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