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索引号 001008003015060/2024-00055
组配分类 其他文件 发布机构 市供销社
成文日期 2024-07-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温供〔2024〕15号 有效性 有效
温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印发《关于实施“1310”供销人才工程 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十条举措》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08-07 17:01:31 来源:温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浏览次数: 字号:[ ]

各县(市、区)供销社,市社机关各处室、直属各企业:

《温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实施“1310”供销人才工程 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十条举措》已经市供销社党委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温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024年7月15日



温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关于实施“1310”供销人才工程 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十条举措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和省供销社关于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大人才观”,推动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决定实施“1310”供销人才工程(1为打造新时期温州供销铁军的工作目标,3为打造供销社机关高素质干部队伍、社有企业和基层社高水平经营管理队伍、基层合作组织高素养劳动者队伍,10为落实“三支队伍”建设十条举措),在温州冲刺“双万”城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展现供销社作为。

一、全力提高供销社机关干部素质

1.强化理论业务知识培训。在全市系统推行机关常态化学习制度,加强政治忠诚、理论武装、行政能力、业务知识等全方位学习教育。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工作学习例会、党支部主题党日和“供销青年讲坛”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加快加深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学习。全市系统要实现干部年度教育培训全覆盖。

2.推动干部队伍优化配置。市县两级联合社要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争取,选拔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干部充实到供销社领导班子,实现班子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经验结构更加合理。加快中层干部培养,选优配强关键岗位干部和专业干部。抓好干部年轻化建设,优先招录选调生或专业对口的公务员,完善适时使用机制,对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的干部及时提拔使用。各县(市、区)供销社30周岁左右中层干部占比要达到25%以上,市供销社机关35周岁左右中层干部占比要达到20%以上。

3.树立选人用人管人鲜明导向。持续深化“以事找人、人事贯通”,聚焦为农服务全面提升、农村“三位一体”改革提质扩面、社有经济稳进提质等主战场,发现和使用专业过硬、实绩突出、敢于担当的优秀干部。探索建立干部交流和挂钩基层机制,按照上级关于供销社机关干部兼任社有企业职务的规定,推动机关干部兼任社有企业、基层社职务,建立市县两级供销社机关中层以上干部挂钩联系基层社制度,锤炼干部综合素质。建立完善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工作体系,提高干部履职尽责的主动性、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有力提升社有企业和基层社人员经营管理水平

4.建立经营管理人才库。加强系统上下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各县(市、区)供销社要建立面向“新农人”、专业合作社能人等的社有企业、基层社经营管理人员动态人才库,在充分尊重库内人员意愿的前提下,提供磨合期就业岗位和薪酬待遇,待磨合期考核合格后予以正式聘用。

5.推行现代职业经理人制度。推动社有企业、基层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在符合条件的社有企业、基层社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构建公开招聘、外部寻聘、内部选聘、现有人员转聘等多种聘用渠道,并配套制订薪酬待遇挂钩和不合格经理人市场化退出机制。

6.加快人才专业化年轻化。强化社有企业、基层社人员培训,研究制定特色课程体系,统筹推进不同层次、不同领域职工培训和轮岗练兵,全市系统社有企业、基层社人员每人每年参加培训1次以上。推动建立社有企业和基层社人员双向交流机制。与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系统内院校合作设立专家顾问,为社有企业、基层社在项目把关论证和专业技术应用等方面提供指导帮助。注重管理人员梯队建设,全资、控股企业班子中没有45周岁及以下的,优先选配45周岁及以下干部。注重基层导向,提拔担任上一级社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的人员中,具有基层单位负责人经历的要达到50%以上。

7.创新基层社经营管理团队招引。鼓励支持基层社发挥资产、品牌等优势,以创业团队引进、项目开发引入等方式集聚农创客、农播客等农村实用人才,参与基层社相关经营服务项目的开发。探索基层社与专业团队通过资产、技术等合作入股,联合开展涉农经营服务活动。支持经营团队负责人兼任基层社职务,参与基层社治理和融入基层社发展。到2026年,全市系统招引各类专业人才30人以上。

三、聚力夯实基层合作组织劳动者素养

8.积极参与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依托农合联组织等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社会保险等职能,力所能及为“十路”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必要支持。2024-2026年,各县(市、区)每年推荐“供销新农人”30名,由市供销社免费提供一期实用技术培训服务。

9.推进产学研融合。加强与省内系统职业院校和温州本地涉农院校的合作,依托温州市供销人才培养学院等,打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积极推广涉农实用技能技术。将涉农培训工作纳入合作基金资金保障范围,全系统每年培训涉农人员6000人次以上。

10.加强涉农技术指导和供应。依托农事服务中心、产业农合联、庄稼医院、农资经营服务网点等线下服务载体和“益农宝”APP、中农在线等线上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实用技术技能指导,提高农民种养专业化水平。




相关政策解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