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社动态
温州市社(农合联)推进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建设
时间:2017-12-08 14:38:56 来源:市供销社 浏览次数: 字号:[ ]

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发挥基层农合联的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服务功能,温州市供销社(农合联)积极采取措施,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建设。全市系统已建成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8个,在建2个,改造提升54家庄稼医院,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15家,村级综合服务社707个,农资经营企业17家,网点755个。到2019年底,全市134个涉农农业镇(街)都建成运营服务中心1家以上,有条件的镇(街道)还将建设区域服务中心,实现平台的全覆盖。到2020年底,全市建成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点达到800家以上,形成一个中心多站点服务网络,实现农合联服务的全覆盖。

一、因地制宜搭平台。

市农合联聚合各类为农服务资源,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搭建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平台。一是依托镇级农合联建设。瑞安马屿镇政府根据农合联为农服务功能设置,在农业生产经营集中区域位置,由政府全额投资1800万元,新建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占地40亩,中心设有四大功能区和六大服务平台,无偿提供给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农业主体入驻经营和运作。二是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建。瑞安上绿蔬果专业合作社利用其服务设施投资1500万元(财政补贴70%)兴建上望农业服务中心,用地16亩,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建有生活服务中心、农民培训中心、生产服务中心、冷库冷链设施、农资超市、庄稼医院、金融服务等功能。三是依托基层供销社改建。瑞安飞云、塘下、苍南马站、永嘉岩坦等基层社利用原有网点,增设有关为农服务功能,在中心设立农资超市、电子商务、农信担保服务、资金互助等,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信用、供销等服务。四是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建设。瓯海区供销社与农商行等出资成立的瓯海农合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在瓯海凰桥建设1300平方米、在潘桥建设500平方米的农业服务中心。

二、集聚功能强服务。

服务中心的功能根据当地“三农”服务工作实际需求,突出生产、供销、信用三大服务功能。一是优化生产服务。在服务中心设置庄稼医院,开展农技服务、专家咨询、统防统治、农机作业、测土配方,农技推广、农业废弃物回收等。并通过资源共享,开展政策宣传、法律咨询、农民素质培训、农民合作社会计代理、农业补贴申领、农村土地(林地)确权流转、涉农行政许可申办代办等各类涉农公共服务。二是提升供销服务。开展农资、日用品供应及农副产品收购等服务,实行连锁经营、双向购销。如马屿服务中心开设1000平方米的农资展销配送中心、设立农产品展示展销平台,入驻电商企业,为农副产品增添网络销售渠道。上望服务中心建有2700平方米钢架大棚交易广场,8000立方米立体保鲜冷库,提供保鲜冷储等配套服务,2100平方米综合服务大楼,提供蔬菜交易、过磅、停车、装卸、通讯、饮食、住宿等销售一条龙服务,年收购蔬菜瓜果10多万吨、交易额4.2亿元。凰桥、潘桥服务中心设置老供销超市,充实生活服务内容,强化供销服务。三是深化信用服务。在服务中心设立金融支农创新平台,开展农信担保、普惠性小额贷款、农业保险、资金互助等农业信用服务。如马屿服务中心,入驻汇民农村资金互助社、融达农村资金互助会、兴民农村保险互助社等不同业态的金融单位。飞云现代服务中心设立了农信担保服务点,开展扶贫和小额贷款担保业务。凰桥、潘桥服务中心设立了金融服务站,为农户提供资金结算、存取、汇转,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等金融服务。

三、规范标准促提升。

以打造区域性品牌服务中心为目标,对中心的外观标识、内部设施等建设标准进行规范。一是规范经营场所面积。服务中心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小于200平方米,列入市级示范性的需达到300平方米以上。目前,全市10个(含在建)服务中心有8个建筑面积均超过400平方米。二是规范室内布局。中心设有服务大厅、经营销售区、检测室、管理办公区等,为生产、供销、信用各类经营性服务、公益性服务划分出相对独立空间。三是规范标志标识。在建筑外观显眼处规范悬挂供销社标识(农合联标识),以及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名称等。

四、多方参与抓运营。

服务中心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多方参与、齐抓共管。一是分业运营。在经营服务方面,对农资供应、农产品及日用消费品门店实行“五统一”,即: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配送、统一承诺,塑造和提升服务中心窗口的良好形象。在公益服务方面,公益服务项目统一纳入政府部门管理体系,由政府职能部门实施管理。在信用合作与中介性服务方面,采用整体引进入驻,统一管理办法。二是多方式管理。依托镇级农合联建设的服务中心,由镇农合联安排专职人员及专项资金用于服务中心的日常运行管理。依托基层供销社与企业建设的服务中心,通过自营业务,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实现中心可持续发展。依托新型农业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服务中心,以经营性服务支撑公益性服务,以公益性服务带动经营性服务,强化综合平台的作用。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